安康学院
首页

陕南方言研究的铺路人

2017年01月12日      关注 :次

                                              ——专访十博APP离退休教授周政

    编者按】一篇篇科研论文、一部部学术专著、一项项国家课题,从田野调查到学术会议交流,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到接触层次研究,从个人学术的不断探究到方言团队的示范引领,这就是十博APP老师——周政教授退休五年来生活的拼图,是名副其实的“退而不休”。没有游山玩水,没有侍花弄草,周教授的别样“退休”生活是满满的正能量!除却内心的宁静与坚守,更多体现的是他作为安康学院人和一位学者的责任与担当!就是这样一位用“方言”对话的学者,一位用责任书写的长者,鞭策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安康学院人!周老师,您是我们追梦的榜样!

个人简介:周政,男,汉族,平利洛河人,198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我国汉语方言学领域知名专家,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陕西省语言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研究员、陕西省语言学学会陕南语言文化研究部主任,先后为本专科主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中文专业论文写作》等课程。

    在陕南方言研究领域里,近十余年来,突飞猛进,成果累出,业已成为我国学术论坛的一大亮点,引起十博APP,乃至全省、全国的广泛关注。随着人们了解的不断深入,一位学者逐渐走进了大家的视野,被学界所熟悉,他就是我们安康学院退休教授——周政老师。
    提起周政老师,虽说现已退休,但从学长那里已经了解到有关他不少的信息。他是陕西省教学名师,又是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在十博APP主要讲授《古代汉语》课程。周老师讲课善于总结,常常将汉语方言与现代汉语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比较中感知语言的奇妙。他还经常带学生走出去进行田野调查,给枯燥的语言课注入了极大的乐趣。在他的安排下,学生们都能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分析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周老师有关陕南方言研究的成就更是在方言学界声名显著,今天,我们慕名而来,就此对他进行采访。
    当我们来到《安康文化》编辑部对他说明采访来意时,周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对我们说:“这没有啥,只是尽了一点我应尽的历史责任,做了一个陕南方言研究的铺路人而已。”如此淡然低调,尽显学者风范。我们也就顺着“为陕南方言研究铺路”这个话题与他交谈了起来。
    提起缘何走上陕南方言研究这条路时,周老师笑着告诉我们,那是1999年的事了。那时,他无意从一个朋友的《方言》杂志中见到一篇文章——《陕西南部地区方言的归属》,是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翟时雨先生写的,文中说陕南只存在着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两种方言,他一看,这明显是不符合陕南方言语言事实的。老师说,他曾为培训中学教师讲解安康人如何学好普通话,对安康方言做过一番调查,已经清楚地看到在安康除了存在中原官话、西南官话以外,事实上还存在江淮官话,所以就产生了写文章与之进行讨论的念头。他把这个念头告诉了学界的一位朋友。谁知这位朋友却阻止他说,学界所定性了的,要想推翻它,没有充分的理由和论据那是不行的,劝他还是放弃为好。

                                      (与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合影)
    周老师语气温和,但温和的语言中却蕴含着刚毅和坚韧。他笑着对我们说:“这位朋友不说便罢,一说反倒激起我搞清问题的决心,还陕南方言以本来面貌。”为印证安康江淮官话的源头,他从各方面查找资料,包括语言的、历史的、地理的;为搞清江淮官话在安康的分布与归属,他深入安康各个方言片以及周边地区,如商洛镇安、柞水、湖北的竹溪、竹山等地进行实地调查;为说明安康江淮官话与湖北黄孝方言之间的关系,他还两次前往湖北黄孝地区进行对比调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2002年周老师终于以大量的语言事实和翔实的文史材料写成了《平利方言的归属》这篇文章,正式向学界提出在陕南东部的大片山区地带存在着与黄孝方言性质相同的江淮官话。后来他又相继写出《十博APP安康方言分区的再调查》《陕西安康方言的混合特征》《安康方言内部分区概说》等三篇文章,详细论证了陕南江淮官话的历史成因、语音特点以及在陕南的区域分布。他的观点一经提出,立即引来了学界的强烈反响,有表示赞同的,也有提出质疑的。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祥柏借第四届官话方言学术研讨会在安康学院召开的机会深入白河后山茅坪镇进行实地调查,写文章予以肯定;之后在此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修改了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十博APP陕南方言的错误部分;2007年陕西师范大学邢向东教授据此向学界提出陕南江淮官话竹柞片的区域概念。

                            (左图为田野调查,右图为在汉中子午镇调查方言)
    在我们称赞老师对陕南方言的执着时,他若有沉思地对我们讲,他的执着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资源的珍惜,一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周老师说,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方言研究,特别是对安康方言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几乎跑遍安康的各个乡镇,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语言资源。如果对所积累的这么多语言资料弃之不用的话,那将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亵渎,是对安康文化建设的不负责任。周老师还说:“搞研究、做学问就如同拉弓射箭,一旦开了弓,就不能回头。我们的陕南方言研究既然得到了学界的肯定,那就是我们陕南人对我国汉语研究的一种贡献,所以我也不想刹车了。事实上,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发现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所以我们的研究文章也就一篇接着一篇了。”
    在谈到陕南方言研究价值的时候,周老师为了让我们听得明白,有意放慢了语速。他说,安康地处汉江上游地带,为川、陕、鄂、渝的交汇之地,自宋金至明末,这里相继遭受巨大的战争破坏,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口稀缺之地。因此,明成化至清代的道光年间,这里成为荆襄流民和湖广移民的重要处所,从而形成了安康多种方言错综并存的混合特征。正如前面提到的,整个安康乃至陕南地区不仅存在着较大面积的中原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片区,而且还存在者大小不同的湘语、赣语和客家方言岛。多种方言之间相互渗透和影响,形成了新的不同层次的混合方言地带,所以,陕南方言研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以科学的方法阐释清楚陕南方言在接触之下所表现出来的融合规律。
    对陕南方言的研究,以前大多集中在探讨它的归属和分区,而对语言之间的接触、交融、整合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层次关系等理论问题都还没有展开有深度的思考与阐述。所以研究安康乃至陕南的语言接触、揭示它的表现层次,对开拓我国汉语研究的领域,丰富和发展语言学的理论成果,提升方言研究的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并且对于相关的人文学科,如,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等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2007年第四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康学院举办,其间,陕西师范大学邢向东教授就一篇《论陕南方言的调查研究》的文章向参会的熊正辉和张振兴两位著名语言学家征求意见,其中十博APP如何把陕南地区的方言研究做细做深的问题,二位教授完全赞同邢向东的意见,认为在大体搞清陕南方言的总体面貌与各种方言比较准确的分布状况之后,应该把研究的重点转向方言的接触和层次上来。陕南处于南北语言交汇之地,加之这里又经历了历史上大规模的荆襄流民和湖广移民,所以语言的接触与交融是在所难免的。像陕南这种因语言接触而形成的复杂且多层次的方言格局在汉语方言的地理分布上具有典型意义,既是研究方言接触的活标本,又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极好对象。如果能累积一些资料,做些深入的研究,可以为其他类似的方言区域的调查研究提供参考。周老师说,他在场虽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但心里已暗下决心。作为一名陕南人,对陕南方言有着最直接的感悟,理应承担陕南方言历史层次研究的重任。经过三年的前期调查与研究,2010年周老师终于成功斩获“陕南方言的历史层次研究”的国家项目。他认为,这是一项填补国家方言研究空白的重大项目,又是十博APP获得的第一个国家项目。为了完成好这个项目,老师工作起来常常是没有双休,也没有节假日。为了准确揭示陕南方言的接触规律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历史层次,他对里面的章节常常是写了改,改了写,数易其稿。2014年底周老师终于以一部《安康方言接触层次研究》专著将陕南方言研究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学术层次,并以“良好”的结题等次顺利结题。2016年11月该著作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张振兴先生在序里这样评价道:“现在读到这本书,当时一起热烈议论的情景犹如昨日,非常亲切。周政老师以他的执着和毅力,实现了大家的心愿,我心里是非常感谢他的。”

             (左图为参加湖南濒危方言学术研讨会,右图为在省语言学会第九次年会上做大会发言)
    对于陕南方言研究这项事业,如果要想把它一步步做下去,进行全面的抢救和保护,周老师表示,单靠他个人的力量是很不够的,所以,他把一直培养后续力量作为头等大事挂在心上,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与这项工作,只要谁愿意学,他都全力以赴,毫不保留,倾囊相授。用周老师自己的话说:“方言研究是一项集体行为,有了团队,研究才能相互提高,有了团队,研究才能走得更远。”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他的带领下,安康学院方言研究学术团队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路程,所取得的成就在我国学界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充分的肯定。2009年和2011年,他连续两次被安康学院评为年度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十七年间,除他本人获得国家项目两项,出版专著三部,发表论文40余篇以外,他所带领团队的其他成员,获得国家项目一项、省级以下项目八项,出版著作两部,发表论文70余篇。当我们问起今后的研究目标时,周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只是一个铺路人,尽量在陕南方言研究的各个领域做些尝试性工作,给爱好方言研究的青年教师以启发,今后的研究希望主要寄托在他们身上。他说,我国现代的汉语方言研究步伐很快,其研究内容已经不再只局限于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单纯描写,而是向更高层次迈进,向更宽领域扩展;其研究手段,也已不再是单纯的纸笔记录,而是与现代科技手段的全面结合,所以在研究团队的组建上,在研究能力的培养上,应将这些发展变化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加以考虑。而这些都寄希望于青年一代,否则,我们的研究将没有未来。
   采访的时间虽说很短,但却使我们对陕南方言研究的意义、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周政老师那种勇于担当、勇于尽责、勇于奉献的科研精神和执着追求、孜孜不倦、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学生,学习不能和科研工作划等号,但道理是相通的,精神是永存的。我们衷心地祝愿周政老师和他所带领的陕南方言研究团队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为陕南方言研究、为安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采访者:王欣欣   袁  佳
撰稿人:袁  佳
发  布:悠  然

上一条:为了“深山里最纯净的叶子”

下一条:甘为人师终不悔

关闭

安康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0

陕ICP备 17014456 号    地址:中国 陕西 安康市育才路92号    邮编:725000

总访问量:位访问者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抖音